新聞動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正確合理使用抗生素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有明確指征下選用適宜的抗生素,采用適當的劑量和療程,達到殺滅致病菌和(或)控制感染的目的。正確使用抗生素的原則是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用藥指征明確。及早明確病原菌,然后選擇合適的抗生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針對性要強,最好選用一種藥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劑量要足、療程要夠。這樣既保證療效,也可防治病菌產生耐藥或病情反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掌握既往用藥反應。主要了解以往有無對藥物的過敏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選擇適宜的給藥方法。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為主,較重者宜肌肉注射給藥,嚴重者可靜脈輸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按醫囑用藥。不能隨意增量或減量,更不能隨便改藥或加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有肝腎功能損壞者用藥宜慎重。有腎功能損害時要慎用氨基糖苷類、多肽類、萬古霉毒等藥物。有肝功能損害時應慎用氯霉素、四環素、大環內酯類、利福平、兩性霉素B等藥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有下列情況時不宜用抗生素:①病毒感染;②發熱原因不明;③對休克、昏迷、心衰或外科手術前后預防感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合使用抗生素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生素同時使用。正確的聯合用藥,可提高療效,縮短療程,促進康復。但如果聯合不當,不僅會導致不必要的浪費,還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,甚至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藥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以下情況時可聯合用藥:①病因未明的嚴重感染;②單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嚴重感染;③單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;④較長期用藥細菌有可能產生耐藥者;⑤能夠減少毒性較大藥物劑量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年人的使用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老年人常有以下特點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生理功能減退,組織器官功能降低易患感染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?;加卸喾N慢性疾病,抵抗力低下易并發感染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免疫功能低下,不能有效地防御致病菌的侵入易發生感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且,老年人在生理上的特點為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胃黏膜萎縮、胃液分泌減少,會影響口服藥物的吸收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活動減少,局部血流量減少會影響注射藥物的吸收;全身肌細胞內含水量和肌肉組織減少,脂肪相對增多,使藥物分布發生變化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肝組織縮小,局部血流量減少影響了藥物在肝臟的代謝;④腎臟的濾過率降低,加之腎動脈硬化,藥物的排泄功能減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,老年人使用抗生素要堅持以下原則:①診斷一經確定,應及時使用抗生素;②選擇毒性低且有效的抗生素;③盡量實行劑量個體化;④在病情允許情況下,盡量選擇老人易接受的劑型和簡化的用藥方案;⑤用藥中,應注意提高老年人的免疫能力,特別注意觀察各種不良反應并及時采取措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嬰幼兒的使用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嬰幼兒體內酶系統尚未成熟,生理代謝過程隨著成長的變化而變化,對抗生素的作用(如藥物的吸收、分布、代謝和排泄)起著重要的影響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,用藥量需按年齡(月齡、周齡,甚至日齡)的不同來調整劑量和用藥間隔時間,同時強調個體化用藥,并謹慎計算和認真核對藥物劑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庭中常按年齡折算藥物劑量,方法如下:新生兒用成人量的1/10;嬰兒用成人量的1/5;幼兒用成人量的1/4;學齡前兒童用成人量的1/2;學齡兒童用成人量的2/3?! ?/span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嬰幼兒感染時抗菌藥物的應用原則是:應選用毒性低、抗菌效能強、抗菌譜較廣的藥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選用青霉素類、頭孢霉素類和大環內酯類(除酯化物外)抗生素;慎用氨基糖苷類、氯霉素類抗生素;禁用萬古霉素、多粘菌素、四環素及磺胺類、硝基呋喃類及喹諾酮類抗菌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的使用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確認識抗菌藥物對胎兒及嬰兒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。濫用抗生素或認為抗生素對胎兒、嬰兒有影響,而忽略疾病的治療都不利于母嬰的健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般妊娠期幾乎所有攝入藥物均可經“胎盤轉移”進入胎盤體內,哺乳期用藥時多數藥物可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藥物達到胎兒或嬰兒體內的濃度及對他們的影響,均受母嬰、胎兒或嬰兒的吸收、代謝及藥物的性質、胎盤功能等多方面的影響。因此,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慎重選擇藥物十分必要。要注意避免使用具有細胞毒性或致畸作用的抗生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供孕婦使用比較安全的抗生素有:青霉素類、頭孢霉素類、大環內酯類(除酯化物外)和林可霉素類。妊娠期應避免使用的抗生素有四環素、紅霉素、紅霉素酯化物、氨基糖苷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妊娠早期應避免使用的抗菌藥物有甲硝唑、利福平、TMP、氟胞嘧啶、酮康唑、喹諾酮類等。妊娠后期應避免使用的抗菌藥有氨基糖苷類、磺胺類抗生素、氯霉素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肝功能減退時抗生素的應用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應避免使用在肝內代謝、經肝膽系統排泄或對肝臟有損害的抗菌藥物。此外,藥物的劑量也應進行相應調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腎功能減退時抗生素的應用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應避免使用經腎臟排泄且對腎臟有害的藥物。對于主要經腎臟排泄但對腎功能損害不大的藥物,宜根據腎功能和血藥濃度監測結果來調整該藥劑量和給藥間隔時間,以防藥物過量中毒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,在應用抗生素的同時,應盡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狀況得到改善。采取各種綜合措施,以提高機體低抗能力,如降低病人過高的體溫;注意飲食和休息;糾正水、電解質和堿平衡失調;改善微循環;補充血容量;以及處理原發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醫院概況 | 新聞動態 | 糖尿病知識 | 國醫視頻 | 科室介紹 | 名醫薈萃 | 產品介紹 | 醫保在線 | 醫院文化 | 聯系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-mail:doctor@yttnb.com Copyright ? All Rights Reserved 煙臺國醫糖尿病醫院 版權所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魯ICP備17004660號-1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免费hs网站在线观看,国产 综合 av,日韩av国产av欧洲av亚洲av,欧美久草a级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