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測低密度脂蛋白的意義
低密度脂蛋白(LDL)是血漿中膽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種脂蛋白,其膽固醇的含量在一半以上,故低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。血漿中膽固醇約70%是在低密度脂蛋白內。正常人空腹時血漿中膽固醇的2/3是和低密度脂蛋白結合,低密度脂蛋白是作為極低密度脂蛋白(VLDL)代謝的終產物在循環中形成,也有一部分是由肝合成后直接分泌到血液中。
低密度脂蛋白是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。低密度脂蛋白經化學修飾作用后,易與清道夫受體結合,被巨噬細胞攝取,形成泡沫細胞,并停留在血管壁內,從而沉積了大量的膽固醇,尤其是膽固醇酯,促使動脈壁形成粥樣硬化斑塊。
臨床意義:
最多用于判斷是否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險性,也是血脂異常防治的首要靶標。
升高見于遺產性高脂蛋白血癥、甲狀腺功能低下、腎病綜合征、梗阻性黃疸、慢性腎功能衰竭等
減低見于無β-脂蛋白血癥、甲亢、消化吸收不良、肝硬化、惡性腫瘤等